|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郴州历史沿革

郴州历史沿革

关键词:郴州历史沿革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郴州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nc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30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郴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桂阳县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刻纹骨椎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郴州一带就有原始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郴”字见之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从此,“郴”字赫然纸上,脍炙人口。郴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
  自秦置郴县始在郴州留下了无数美好传说和历史佳话。唐宋文人韩愈柳宗元秦少游周敦颐在郴州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郴州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秦置县,“郴”字为篆书“林”与“邑”二字组合,意思为“林中之城”。 郴字,独郴州所有,意思是林邑之城。
  秦(公元前221—207年)置郴县、临武邑、鄙邑、耒县。
  在刘邦时期做过首都,一度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洭、浈阳等11县。新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称帝,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南平亭)。东汉建武中(一说11年,即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郡县原名。永和元年(136年),分郴县地置汉宁县,省阴山县。
  三国吴建兴元年(252年),改汉宁为阳安县。甘露元年(265年),分南境曲江、桂阳、阳山、含洭、浈阳县置始兴郡,度属交州,桂阳郡则余6县。(见《郴州地区建置沿革表》)
  晋太康元年(280年),阳安县更名晋宁。建兴三年(315年),陶侃分郴县地立平阳郡领平阳县,始一分为二郡。升平二年(359年),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初置郴县,不久撤销;耒阳县度属湘东。陈天嘉元年(560年),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卢阳县,则一地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三郡合为郴州,平阳县、便县均省入郴县。大业三年(607年),南平省入临武县,晋宁县更名晋兴。大业十三年(617年),析郴县南为义章县,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南平县。贞观元年(627年),卢阳县更名义昌。咸享三年(672年),晋兴县更名资兴。如意、长寿元年(692年),分义章南置高平县。开元十三年(725年),分郴北置安陵县,此时桂阳郡领9县。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桂阳郡为郴州,高平县省入义章,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天宝元年(742年),始称郴州桂阳郡,安陵县改名高亭,八月,南平县改名蓝山。乾元元年(758年),郴州移治于平阳县。贞元二十年(804年),置桂阳监于平阳,专理采铜铸钱。元和十五年(820年),郴州还治于郴县。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义昌县更名郴义。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资兴为资兴寨、属敦化县,省平阳县入桂阳监。天福四年(939年),省临武县入桂阳监。后汉乾祐右三年(950年),郴州、郴县复名,资兴县恢复县制,改名泰县。
  宋乾德元年(963年),设郴州军。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泰县并入郴县,郴义县改名桂阳,义章县改名宜章。景德二年(1005年),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天禧三年(1019年),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熙宁六年(1073年),高亭县改名永兴。绍兴三年(1133年),桂阳监升为桂阳军。绍兴十年(1140年),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嘉定二年(1209年),析郴县之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属郴州军。嘉定四年(1211年),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二乡置桂东县,郴州军辖6县。绍定二年(1229年)资兴县改名兴宁,徙县治于管子濠。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军为路,郴县改名郴阳。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蓝山县复归郴州府,府辖7县;桂阳府辖常宁、耒阳2州及平阳、临武2县。次年,蓝山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均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撤销桂阳府,平阳、临武、蓝山3县归衡州府辖;郴州撤府设直隶州,郴阳县并入郴州,辖5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升平阳县为桂阳州,仍辖2县,隶于衡州府。崇祯十二年(1639年),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称帝于衡州,改桂阳为义昌县、桂阳州为南平州。次年均复原名。雍正十年(1732年),桂阳州改属州为直隶州,与郴州直隶州并列。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存道、县。次年2月,桂阳县复名汝城。9月,郴州直隶州改为郴县,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民国3年1月,因兴宁县与广东兴宁县重名,故复名资兴县。11年,撤销道制,存省、县两级。26年12月,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29年,改第八区为第三区,辖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永兴10县,154乡,1892保,25307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原第三区各县由衡阳专区代管。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县专区。1950年11月,更名郴州专区,辖10县,78区,11个镇,1436个乡。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阳3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6日,撤销湘南行政区,改设衡阳与郴县两个专区,郴县专区增辖新田、耒阳、安仁、鄂县,共计14县,111个区,21个镇,1764个乡。
  1958年8月,设郴县郴州市,专区仍辖14县,136个人民公社,12个镇,1403个大队,33个居委会,14813个生产队,321个居民小组。1959年3月,资兴并入郴县,桂东并入汝城称汝桂县,临武并入宜章县,嘉禾并入蓝山称蓝嘉县,新田并入桂阳县,酃县划归湘潭专区茶陵县。11月,郴州市升为县级市。1960年7月18日,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
  1961年6—7月,恢复原县市建置,并析资兴县地置东江市。1962年月12月,撤销东江市,划蓝山、新田归零陵地区。郴州专区辖12县、市,12个镇,293个乡。
  1963年5月20日,撤销郴州市,仍为郴县县级镇。1967年3月8日,专区改称地区。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1983年5月,耒阳县划归衡阳市。
  1984年12月,资兴县改为资兴市。1988年,郴州地区辖2市9县,39个镇、209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5个街道办事处,2950个村、130个居民委会会,30387个村民组。
  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叶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为了延续革命新一代的火种,郴州先后20多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出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湘南起义纪念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旧址,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等革命纪念地,成为我国革命史、建军史上不朽的丰碑。
  郴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城东北郊有一弯弯曲曲、绕城而过的小河,名叫郴江。自秦以来,郴州即为历代县、郡、州、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宋时,诗人秦观被贬湘南,阪居旅驿,作《踏莎行·郴州旅舍》一首,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名句。词虽主体伤感,却也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自此,郴州之名更为天下人传颂。民俗文化
  郴州是个多民族地区,有汉、瑶、蒙、畲、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水、东方、纳西、柯尔克孜、土、仫佬、仡佬等27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郴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和传统风俗。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其中尤以今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剧最负盛名,拥有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之一的湖南省昆剧团。郴州传统习俗极为丰富,有安仁赶分社、瑶族起春节、瑶族团圆节、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
  赶圩场
  郴州自古以来就有赶圩场的风俗。自明代以来,郴州民间在水陆交汇处及城镇周围设置圩场(集市)进行商品交易。交易日期或“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各地依习俗而定,沿袭至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圩场贸易活动日益活跃,成为全市农村商品流通的一个主渠道,形成了一批享誉整个湘南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的大圩场,如嘉禾县塘村镇圩场、永兴县马田镇圩场、苏仙区良田镇圩场等。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